在選擇權市場中、上漲賺、下跌賠的策略叫做『買進買權』,而你買入的資金、就叫做權利金。也就是選擇權的交易事實上就是權利金的交易,買進買權必須要支付權利金。
一、若單純從權利金來看,您在權利金30的時候買進,賣出的時候是100,那您就賺了70點,以現在權利金的價值,一點是50元新台幣,那您就賺了3500元(=70*50),類似您的股票漲3元,您買一張就賺了3000元(=3*1000)。
二、您也可以從「標的物」的角度來看,此時權利金類似訂金,讓我們以預售屋來看好了,當預售屋價格是7500萬時,訂金是100萬,當預售售價格漲到7750萬時,訂金變為130萬,則若您先買後賣,即使沒有交屋,也已經獲利30萬。但若價格是下跌的,譬如說跌到7380萬,此時的訂金也下降到45萬,您選擇認賠出場,則損失55萬,若完全不理它,也就是放棄訂金,因訂金(權利金)已先付了100萬,所以這就是您的最大損失。
三、有人問,那這麼多履約價是做什麼?有7500、7600、7700、甚至8500、9000都有,以上述的例子來說,您可以想像成市中心的房子(也就是價內)最貴,波動金額也最大;而履約價愈遠,就是愈偏僻的房子,價格愈便宜、波動也愈小,但是一旦開始炒房(或說行情開始飆漲),則獲利倍數也最大。
權利金大小視目前 [價內或價外] 或 [到期日] 長短而定。
買方最大的好處:有權利、無義務。
買進買權:上漲時可參加履約,也就是把選擇權換成期貨、或是將權利金再賣掉,取得盤勢上漲時的權利,但下跌時卻無義務參加履約,頂多是權利金歸 0,不必承擔下跌賠錢的風險。
買進買權若在行情大漲的時候,一天賺十倍都有可能,那他的對手呢?
對手「賣出買權」可賠慘了!
通常選擇權的買方交易時間極短,並不會留倉到參加結算,為什麼呢?
選擇權進場後,要留倉多久最好呢?
以針對結算日之結算價而言:各位從下方圖形的變化可知,若行情只上漲到210元就立即結算,則藍色線的損益仍然是負的,因為支付了權利金30元;一直要到 200+30=230 元以上,藍色線才開始進入賺錢的區域。
但若未到結算日,僅考慮進場後行情變化,若一進場時「標的物」價格為200,然後行情立刻上揚到210,則此時-權利金-會立刻上漲,也就是若進場時選擇權的權利金價格為30,當行情「衝」到210時,權利金可能也跟著漲到35左右,此時可立即賣出選擇權獲利了結(35-30=5、5/30=0.167,也就是獲利約16%,超過二支漲停板)。
所以、只要做選擇權買進買權,在乎的是那股衝勁,也就是預期行情「即將或立即」大漲,而230就是到期結算當時所謂的「損益平衡點」。
反過來說,如果預期會大跌時候就可以買進賣權,但若接下來沒行情,橫盤整理,做什麼最好呢?
當然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,那就是做賣方,可同時賣出買權及賣出賣權,這種選擇權策略也叫做「莊家策略」,專門收取時間價值,可說是沒行情時候最好的策略!
其它細節,請詳見拙著之:期貨選擇權教學網。
補充一點:好用的 [技術指標分析] 跟『時間』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。